文章正文
无人商店=搞慈善?赶无人零售风口前,不妨看看此文再决定!

发布时间:2017-07-13

持续火热的无人零售

  零售行业正处在大变革的前夜,而无人零售的兴起很可能成为这场变革的催化剂,使得即将发生的变革来得更为迅猛。

  在7月8日举行的淘宝造物节上,早早就被曝光的阿里无人商店淘咖啡正式揭开神秘面纱,其整个的购物过程无人值守,顾客在入店前需要先打开淘宝app,通过一系列的认证后进入(后续无需再掏手机),在选好自己所需的商品(商品可任意放在背包、口袋或直接手拿)后即可离店。

  事实上,无人商店最知名的始作俑者是Amazon,早在去年,Amazon便推出了自己的无人商店Amazon Go,其“即拿即走,免排队”的购物体验一经推出便广受关注,一时之间,无人零售的概念大热,直至蔓延至国内市场,火势更是变本加厉!

  如今,无人商店更是堪称零售行业的新风口,步入了发展的大跃进时代,笔者曾在拙文《岂止Amazon Go!全球九大无人零售方案详解(附技术解读)》中从技术的角度对全球九大无人零售方案进行了探讨,在谈及的这九大无人零售方案中,八家已经登录国内市场,中国俨然已经成为无人零售的最佳试验场。

无人商店=搞慈善?赶无人零售风口前,不妨看看此文再决定!

  无人零售高烧的背后,引得资本市场的VC们竞相折腰。7月3日,由GGV纪源资本领投,启明创投、源码资本、银泰资本等机构共同参与向缤果盒子(Bingo box)投资一亿元人民币;去哪儿网前CEO庄辰超旗下的斑马资本投资3亿美元于可自主购物的新型便利店——便利蜂;股票市场亦随之蠢蠢欲动,只是涉嫌无人零售概念股的汇纳科技公司股票出现了连续四个交易日涨停。

  就连一直怼马云新零售论的宗庆后亦在大手笔投资无人零售,娃哈哈早前对外宣布与深兰科技达成战略合作,签下了三年10万台无人商店的合作,预计总金额高达近百亿人民币,并计划在未来十年间扩大到百万台的规模,无人零售的热度由此可见一斑!

 一次无人商店事故引发的思考

  近日,一篇题为《没败给市民素质,却输给了持续高温!上海首家无人便利店上线几天就撤空停运》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无人超市的热议,笔者倒不想拿这件事来断定无人零售的未来生死(事实上也断定不了),只是这次事件给了笔者更加冷静思考无人零售的契机。

无人商店=搞慈善?赶无人零售风口前,不妨看看此文再决定!

货物被清空的无人商店

  目前来看,无人零售模式大致可归结为“APP+场景设置”,这不正是共享单车、共享出租车们的打法吗?是的,这一招已被证明屡试不爽。但是,对共享单车、共享出租车而言,目前的战局基本已定,即一两家巨头将收割整个行业,其他的众多参与者正苟延残喘,多数竞争者的出局只是时间问题(对共享单车而言,悟空单车及3Vbike的倒闭只是序幕,更多的正走在倒闭的路上)。

  此外,与共享单车及共享出租不同的是,无人零售涉及到的产业链要远比前两者更为复杂,变量更多,这其中的每一个变量都可能成为未来无人零食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对涉足无人零售的新创企业而言,需要顾及与思考的地方就更多。

阿里与Amazon为什么要做无人零售?

  就当前国内实体零售业的现状而言,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两高一低”,即人力成本及店面租金高企,毛利率偏低,此时无人零售的出现有其合理及必要性,它起码部分地缓解了其中的两个——人力成本和租金,这已成为零售业界人士的一个共识,可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无人商店=搞慈善?赶无人零售风口前,不妨看看此文再决定!

  这肯定不会是阿里、Amazon这些巨头们涉足无人零售的唯一理由,即使无人零售不是零售未来的众多趋势之一(无人零售肯定不会是未来零售的终极,甚至不会是未来零售的主流,只会是未来零售业的一个补充),阿里及Amazon这些巨头同样亦会涉足,不为别的,只因恐惧,这是大公司普遍存在的一种技术恐惧症。

  这种恐惧是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它让这些行业巨头们在判断错误与错过之间选择了前者,以确保自己在技术及趋势的研判上持续领先。这样的经验教训在科技界比比皆是,微软错过了互联网及搜索,google崛起了;google错过了社交,facebook崛起了,腾讯错过了电子商务,如今这块被阿里与京东(目前腾讯已持股京东,成为最大股东)瓜分,京东错过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基本被阿里与腾讯垄断,如今,强东哥只能吃这二位大哥剩下的残羹冷炙充饥。

  在趋势及技术的判断上一旦落后,后续赶上的可能性便微乎其微,同时其代价亦是极其高昂,微软怕是赶不上google的搜索,google同样也撼动不了Facebook的社交地位,因此相较于后期巨量的追赶投入,前期在技术上的研发支出可谓甚微,这就是为什么google每年都会在新领域、新技术的研发上投入百亿级美元的原因。

技术的缺陷,人性来弥补?

  笔者在拙文《岂止Amazon Go!全球九大无人零售方案详解(附技术解读)》中着重介绍了无人商店所采用的技术,简单而言,目前无人商店所采用的技术可概括为三大流派(所有无人零售方案皆采用了多种技术的结合,笔者为方便解说才如此归类)。

无人商店=搞慈善?赶无人零售风口前,不妨看看此文再决定!

  第一个流派主要利用的是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传感器融合技术、卷积神经网络、生物识别等这类目前较为前沿的技术,它的典型代表就是Amazon Go以及国内的Take Go;

  第二个流派主要利用了RFID技术,RFID在对商品的识别与跟踪上具备一定的优势;

  第三个流派则主要利用二维码识别技术,这已经跟传统零售较为接近了。

  目前来看,无论是哪一种技术流派,皆存在诸多的技术缺陷。

  对第一流派而言,当Amazon Go在面对大人流量时(超过20人)、顾客快速移动、以及顾客并没有将商品置于原本位置时,Amazon Go系统都会出现失误甚至崩溃,同时,在机器视觉识别的前期,还需要对所售商品进行大量的机器图像学习以实现对售卖商品的准确识别,当然,学习的样本越多,识别的准确度便越高。

  第二流派的RFID技术。RFID技术由来已久,在物流、服装等领域的应用已较为成熟,但目前的成本依然偏高,其传输会受环境所限,比如金属、液体、灰尘、雾等悬浮颗粒物质皆会影响传输,同时RFID标签易遭屏蔽及损毁,对感应距离亦有一定的要求。

  笔者在这里修正一下《岂止Amazon Go!全球九大无人零售方案详解(附技术解读)》一文中对阿里淘咖啡的观点,在淘咖啡正式亮相前,笔者以为其对商品的识别采用了机器视觉技术(其前期的相关宣传有一定的误导性),事实上是采用了RFID技术,淘咖啡的机器视觉技术主要被用在对顾客的跟踪及识别上。

  二维码作为第三个流派,其问题体现在安全性上,二维码可复制,且缺少核对、监督环节,同时对二维码的识别需要一一进行,无法群读,在便利性上大打折扣。

  可以想见,如果顾客针对上述三大流派各自的技术缺陷进行作弊,得逞的概率将会非常高,一个更为麻烦的问题是,三大流派的无人商店方案皆惧怕尾随(笔者在此就不再详述方法了),可以想见,如果两人及以上的人员相互配合,后果将会怎样?

  因此,有观点认为,目前的无人零售商店就像是做慈善一样,对此,笔者不置可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所有的无人零售方案皆存在缺陷,而这个缺陷目前只能依赖人性(确切说是人性向善)去弥补,可行与否,一言难尽!

 无人零售,谁是未来赢家?

  延续旧思维,找不到新大陆。在谈论无人零售未来的赢家时,倒不妨先谈谈零售的本质。近日,京东老板刘强东发7000余字雄文怼马云新零售论,刘强东指出,零售不存在新与旧,零售的本质一直都是:成本、效率和体验,这一点从来没有变过。

  那么无人零售的兴起,给成本、效率以及体验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To B:

  对B端而言,在人力成本及租金上相比传统零售优势明显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无人零售采用的是APP+场景模式,在前期的app推广、用户习惯培养及维系顾客粘度上需要进行持续的投入,再加上RFID标签成本、标签粘贴所需的人力、24小时视频监控值守及其相应的软硬件配套设施(选择不同的流派方案会有对应方案的软硬件设施成本),商品折旧、损毁以及后续的软硬件维护更新等,这些显性隐性成本皆需要顾及。

 To C:

  对顾客而言,购物的实际体验到底如何?目前而言,用户首先需要在手机上下载app,然后扫描入店,选好商品后,需要自己扫描操作,然后再手机结算,同时往往一次性购物的数量还有限制;传统商店实际的步骤只是进店,选商品,然后结算。

  相较而言,无人商店似乎更显繁琐。实际上,很多无人店只是将原本需要营业员操作的步骤下放给顾客自己来操作,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让购物变得更为繁琐,对于初次使用的用户而言,前期的学习适应过程会让购物的效率更低。

无人商店=搞慈善?赶无人零售风口前,不妨看看此文再决定!

  可见,目前无人零售离Amazon Go所提倡的那种“即拿即走,免排队”的理想状态依然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更加详细的无人零售技术介绍可浏览《岂止Amazon Go!全球九大无人零售方案详解(附技术解读)》,本文不再着重介绍。

  可喜的是,在这一轮的无人零售大战中,起码目前的格局尚未明朗,貌似参战的各方都还有机会,但其实胜利的天枰早已有所偏向。

  从商业模式来看,无人零售采用的是app+场景模式,app入口占据者将具备先天优势,也就是说像阿里及腾讯这类拥有巨量app入口流量的互联网企业一开始就会领先,而传统零售企业的优势相对而言在场景设置(这个优势的份量远不及app)、供应链及渠道上。

  可以想见,对阿里及京东(有腾讯支持)这类巨头而言,走B端及C端都是理直气壮,但对前文提及的第一流派新创企业而言,笔者认为走B端将更为稳妥。

  对第一流派新创企业而言,这类企业所采用的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传感器融合技术、卷积神经网络、生物识别等新兴技术的研发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研发积累,因此这些技术本身就具备很好的“护城”作用(特别是研发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关专利,意义重大),因此这类企业与其涉足c端而分散精力,不如专注B端,只做擅长之事,不擅长的事交由擅长的人代劳,这样既避免了与B端的直接竞争从而引起对方猜疑,也更能集中精力于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上,拉开与后来者之间的差距,拓宽自身的护城河。

  事实上,国内无人商店Take Go的研发者深兰科技正是沿袭了这一思路,除了前述谈及与哇哈哈的合作外,深兰科技亦与周黑鸭达成合作,其全国800个直营店都有可能改造成智能店;与良品铺子的合作门店也将很快进行测试。据深兰科技创始人陈海波先生透露,目前深兰科技正与伊利、永辉超市、罗森、苏宁等企业洽谈相关合作事宜。

好消息是,上海深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海波先生将出席深圳国际零售智能化创新应用大会,并发表无人零售主题演讲,大会将于2017年8月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关注无人零售的业界朋友届时可直接与陈海波先生交流探讨。

  同时,主办方还广邀更多零售界知名企业代表、业界专家、行业资深人士及政府权威机构代表共同探讨零售业最新、最热门技术及其应用,相信对零售行业人士而言会颇有助益!

  对于第二及第三流派新创企业而言,由于技术本身的难度并不高,不足以形成一个可靠的护城河(很多传统的零售巨头会自己开发无人零售系统,像天虹商场的无人零售系统就采用了二维码技术),倒不妨借助资本的力量发力c端这个更大的市场,堪称无人商店“网红”的缤果盒子即是如此,缤果盒子近期完成A轮1亿人民币融资后,预计将在年内完成5,000个无人商店的铺设。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对阿里及Amazon这样的行业巨头而言,无人商店这个风口还不够大,他们只需要保持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即可,维持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平衡状态就好。

  对VC而言,无人零售有其合理及必要性且其概念足够吸引人,同时相关的企业亦乐于加入这场竞赛,共同促成了无人零售当下的火热,只是这场火热能否持续,笔者持保留态度,因为从更加长远的距离来看,无人零售肯定不会是未来零售的主流,一个补充而已,但它在零售业态效率及体验的改善方面则是个颇有助益的尝试!

无人商店=搞慈善?赶无人零售风口前,不妨看看此文再决定!
  • 观众报名
  • 申请展位
展会资讯 更多 >>

必看!本届最全AGIC+ 参观指南出炉!一年一次,我们8月28日不见不散!

41%的市场占比背后,我们更关注LoRaWAN的什么价值!

超全参会攻略!8月28日AGIC 2024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展不见不散

全球最大AI+ 即将开展,参展商名录曝光!建议收藏!

未来视界,触手可及 —— 电子纸生态专区企业大揭秘

展商资讯 更多 >>

并行科技邀您共聚2024AGIC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

领驭科技将亮相AGIC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瀚鹏AI”打造企业新质生产力

【IOTE】专注大中功率RFID读写器的推广—上海舜识将亮相IOTE国际物联网展

【IOTE】RFID智能硬件识别解决方案商—瑞弗艾迪将亮相IOTE国际物联网展

【IOTE】国内定制化物联设备与特种电子标签先驱品牌——鼎界物联将亮相IOTE国际物联网展

【IOTE】物联网应用专家—罗维尼科技将亮相IOTE国际物联网展

【IOTE】平头哥邀你相聚2024IOTE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

【IOTE】以位置服务为中心的物联网芯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芯与物将亮相IOTE国际物联网展

【IOTE】专业天线服务厂商,一站式RFID方案解决商-东振技术将亮相IOTE国际物联网展

【IOTE】致力于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研发与商业化—追光科技将亮相IOTE国际物联网展

行业资讯 更多 >>

36亿定增计划终告吹,所为何因?

又一个全球鞋类品牌开始使用RFID

千帆星座计划升空,目标实现“永不失联”

RFID标签持续增长的动力在哪里?

边缘计算热潮之下,边缘AI芯片何以独领风骚?

芯动联科上半年营收增长超40%,定点智能驾驶客户,市场放量蓄势待发

凭什么扫地机器人出海遍地开花?

老石旦煤矿如何实现智能化与安全双重飞跃!

数字车钥匙:NFC/BLE是主力,UWB/星闪正登场

RFID算不算一个赚钱的行业

粤ICP备05006090号-11版权所有©IOTE 物联网展始于2009 | 深圳市物联传媒有限公司
首页 观众报名
关于展会
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
注册展会VIP观众

服务热线

18676385933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

Baidu
map